您好!歡迎來到懷化人才網登入|新手指南

面對就業"寒冬" 患"心靈感冒"的求職大學生增多

作者: 【 】 瀏覽次數:6856

Untitled Document     筆者從省會多家心理咨詢機構了解到,由于就業壓力,今年大學畢業生前來心理咨詢的人數比往年明顯增加。面對因就業“寒冬”患上的“心靈感冒”,專家呼吁大學生要學會調整心態—

    前不久,威縣固獻鄉劉河北寨村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劉偉,因不堪就業壓力而自殺。她生前近10萬字的“死亡日記”,記錄了她走向不歸路的心路歷程。

    劉偉的自殺雖屬個案,做法也頗極端,但這也暴露了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:很多畢業大學生都患有就業“心病”。

    近日,筆者從省會多家心理咨詢機構了解到,由于就業壓力,今年大學畢業生前來心理咨詢的人數比往年明顯增加,而且心理問題出現時間也有所提前。

    現象學子“心靈感冒”增多

    近一段時間以來,就業的“寒冬”讓很多大學畢業生患上了“心靈感冒”,承受著心靈的煎熬。

    河北師范大學大四學生小王就正承受著這種煎熬。去年寒假,她“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,一想到工作問題就煩”,平日一向乖巧的她近來總是和父母發生爭執。隨著畢業的臨近,她更是失眠多夢、愛發脾氣、情緒失控、甚至出現過激行為等。

    省會格榮斯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咨詢師方舟告訴筆者,小王這種情況是典型的就業壓力所造成的心理困惑、抑郁,像她這樣的畢業生不在少數,從年前到現在,到他這里來尋求心理咨詢和幫助的畢業生就有五六十名,比往年明顯增多,甚至還有不少研究生因就業困惑前來咨詢。

    親身體驗人山人海的招聘會、無數次簡歷投遞都石沉大海、面試遭遇一次次挫折……據筆者調查,面對形勢嚴峻的就業“寒冬”,很多大學畢業生出現了焦慮、迷茫、失落等“心靈感冒”癥狀,尋求心理輔導的學生也隨之增多。

    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副秘書長、石家莊市馨穎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高玉梅說,今年來咨詢的大學生人數比往年翻了兩番,從去年底到現在,該咨詢中心已接待了200多名大學畢業生。河北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指導服務中心的董宗旺老師也透露,該中心近來每日都有學生前來咨詢,一學期可達200人至300人。

    不僅如此,據一些心理咨詢師介紹,有些大學畢業生心理問題較為嚴重,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社會交往。

    即將大學畢業的小朱(化名)就是其中一位,他覺得在面試中無法展示自己優秀的一面,于是就狂投簡歷,但始終不肯去面試。

    大學畢業生小麗(化名)則是另外一種情況,找工作都是父母陪著去,由父母幫助介紹她的情況,在結果不理想的情況下,小麗不但話越來越少,而且自己連家門都不愿出。

    原因現實與期望落差較大

    董宗旺老師認為,大學畢業生的“心病”,從客觀上講來自于就業壓力,從主觀上講還是自身的原因,而且自身的原因還是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在接待了不少來心理咨詢的大學畢業生后,董宗旺認為,大學生主觀造成的心理壓力無非有兩方面。一方面是一些大學畢業生感覺自己工作能力欠缺而深陷迷茫,有自卑情緒;另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自信心過強,希望畢業即能拿高薪、當“白領”,而現實與期望落差較大,最終造成焦慮、抑郁的情緒無法緩解。

    據筆者了解,更多大學生的“心病”是期望值與現實的較大落差造成的!白x大學了,雖然沒有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,但多少有些‘社會精英’的感覺。四年大學,花費不菲,自己總應該是個‘人才’吧!薄 這是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心態。

    董宗旺老師認為,大學畢業生的這種心態,還有父母從中推波助瀾。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,扮演了子女求職“決策者”的角色。一些家長說,與其讓孩子做工人、服務行業人員,還不如先不就業,寧肯讓孩子在家“啃老”。而家長的這種擇業觀念對孩子影響較大。

    小趙去年7月就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了,一直在家復習考研。他告訴筆者,其實他根本不想再繼續學習了,只想找個工作,但父母一直認為與其做“低等工作”還不如考上研究生,以后找個“高級職業”。每次看到父母對他期望的眼神,小趙都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壓力。

    建議變“身份教育”為“能力教育”

    面對更多大學畢業生患上“就業心病”,董宗旺老師開出了“藥方”,他認為,大學畢業生們應該意識到,就像身體會感冒一樣,人的心靈也會發生“心靈感冒”。因此,心情不爽的時候,進行心理咨詢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,而不是一件怪異、變態的事情,要主動尋求心理咨詢。另外,還可多與同學、朋友溝通交流。

    “大學畢業生一定要轉變‘擇業理念’,要懷有‘一個普通勞動者’的心態去找工作,即所謂‘先就業、后擇業’,先能養活自己,再談理想!焙颖睅煼洞髮W原動力發展心理研究中心的王曉華老師說,大學生就業難,是一種結構性困難,許多服務業、制造業的崗位需要大量人手,作為“普通勞動者”就業,大學畢業生就業還有很大空間。另外,作為大學畢業生家長,也應轉變“擇業理念”,支持孩子先就業。

    “當然,僅要求大學生及其家長轉變觀念是不夠的,這里面更多的是教育的原因、社會的原因。高等教育也需要轉變觀念,從‘身份教育’、‘精英教育’轉變為‘能力教育’!蓖鯐匀A認為,很多學生都是“好幼兒園-好小學-好初中-好高中-好大學-好工作”的教育模式,學生及家長在這個模式中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財力,所以最后再想調整就業觀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另外,王曉華認為,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有助于改變大學畢業生輕視普通勞動者的觀念,不能勞動者越“普通”,社會保障越“一般”。當然,做到上述這些還需要時間,還需要一個過程,相信在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,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一定會懷著正確的心態順利就業。

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_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_这里只有精品在线_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